这件作品属于典型的丹萨替风格造像。 丹萨替寺(Gdan sa mthil)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由噶举派僧人帕木竹巴(Phag mo gru pa, 1110-1170年)创建。丹萨替寺在佛教美术史上大放异彩,源于历史上曾经建造的八座大塔。大塔的创建者是帕木竹巴的弟子、直贡噶举的创建者吉丹贡布('Jig rten mgon po,1143-1217年),据说他在定中看到圣地杂日(Tsa ri)玉错湖(G.yu mtso)上方的水晶山上,坐落着胜乐的宫殿,大约两千八百位尊神排列有序,状若扎西果芒(bKra shis sgo mang),于是吉丹贡布产生了修建扎西果芒的想法。所谓扎西果芒,是藏文bKra shis sgo mang的音译,意译即“吉祥多门”。丹萨替寺的扎西果芒,与通常意义上的多门塔并不相同,一般的多门塔,是印度八大佛塔之一,塔身横截面方形带折角,由于塔身上有许多门而得名,如白居寺的大塔就是这种样式,但是丹萨替寺的扎西果芒虽然与多门塔外形类似,但从功用上来说,扎西果芒是一种多层的台阶式构造,如台座一般,用于安放顶端的舍利塔。舍利塔是独立存在的,与下面的扎西果芒并无关系,在整体比例上,顶端塔的体量也较小。在扎西果芒多层台阶的表面,有诸多的尊神一一排列固定于四周。大概吉丹贡布在定中,看到了佛教诸神汇集的景象,这些尊神一层层自下而上整齐排列,状如须弥山,诸神托起的顶端正中,正是胜乐金刚。扎西果芒相当于汇聚一处的佛教众神,而安放在顶端的祖师灵塔,与神圣的胜乐金刚地位无二。 在随后的数年,一位名叫玛尼巴德拉(Māṇibhadra)的纽瓦尔艺术家被邀请到直贡去修建扎西果芒。1208年,第一座扎西果芒建成于直贡寺院,吉丹贡布又把原来安放在丹萨替寺的帕木竹巴灵塔——吉祥放光塔(bKra shis 'od 'bar)请来,安置在刚刚建好的扎西果芒之上。由吉丹贡布设计的第一座扎西果芒,成为此后的典范。随后,丹萨替寺也开始修建扎西果芒,从1270-1430年,丹萨替寺一共建成了八座,其中,13世纪建成两座,14世纪建成三座,15世纪建成三座。而直贡寺的扎西果芒,在13世纪末直贡噶举派与萨迦派的争斗之中早已被毁。 丹萨替寺的扎西果芒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供养方式,与吉丹贡布定中所见有关。众多尊神按照一定序列整齐排列,从底端一层一层向上,尊神等级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持尊神序列与整个扎西果芒构造的稳定性,这些造像被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因此现存的丹萨替佛像,尊像的背后往往有被固定或焊接的结构或痕迹。由于阶梯形台座周边被众多的尊神所围绕,扎西果芒也常被历代西藏佛教大师比喻作须弥山。图齐曾于1948年到过丹萨替寺,目睹过这些扎西果芒,并称这是一种特殊的风格。学术界通常将这种风格称之为丹萨替风格。 丹萨替寺的扎西果芒在13-15世纪一共建成八座,由于原始资料太少,我们无法准确掌握这八座塔之间的风格差异,但可以想见,在这漫长的一个多世纪,其风格与工艺不可能完全一致。从现存的丹萨替风格作品来看,做工也不尽相同。 丹萨替风格较为特别,其造像当中,动感强烈的尊神,如那伽、护法和供养天女等形象,往往肢体扭动幅度较大,造型夸张,而佛、菩萨等寂静姿态的尊神,比例合度,脸型方圆,五官匀称,不强调身体肌肉起伏,塑造出更加沉稳、寂静和理想化的形象,与现存同时期其他地方的造像风格迥异。在装饰手法上,丹萨替风格造像表面鎏金,常有华丽的色石镶嵌,装饰极尽豪华。繁复的装饰和造型华美的台座,加之独特的造型,在同时期的金铜造像中独树一帜。在丹萨替寺遭受破坏之后,一部分原本固定在扎西果芒上的造像也随之流散,偶见于国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 这件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菩萨装,宝冠、耳饰、项圈等装饰以松石、珊瑚、青金石等宝石镶嵌。不空成就佛属于羯磨部,台座上常有金翅鸟。这尊像台座底沿正中的羯磨杵和两侧的金翅鸟,是判断其身份的重要依据。莲座上细密的莲瓣是丹萨替风格之中常见的一种。台座背后在铸造之时留出的孔洞,说明这尊像曾经被固定在丹萨替寺的扎西果芒之上供奉。 总的来说,丹萨替风格是从 13 世纪末至 15世纪上半叶,在地方豪族的经济支持下,在西藏佛教艺术走向成熟的背景中,在佛教各宗派繁荣发展的环境里,造就出的瑰丽辉煌的奇迹。这种在汲取外来养分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风格,将造型之夸张、色彩之丰富、装饰之华丽都渲染到了极致。此尊不空成就佛造像做工精美,打磨细致,鎏金厚重,镶嵌华丽,无论从艺术还是宗教的角度而言,此像都属丹萨替造像之中的精品,尤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