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开始在西藏产生影响,通常认为是在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时期。这位赞普迎娶了尼 泊尔的尺尊公主和来自唐王朝的文成公主,两位公主各自带佛像入藏。据记载,尺尊公主携带不动金刚像、弥勒像和度母像,文成公主则带入了一尊 12 岁的等身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来供奉这些佛像。大昭寺门楣上的木雕,有着浓重的印度和尼泊尔风格,其木柱采样及古砖碳十四测定,均表明大昭寺建于唐代,与史料相符。此后的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两位赞普在位期间,佛教在西藏开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修建了桑耶寺,邀请印度、汉地、尼泊尔等地的高僧入藏传法,一直持续到朗达玛赞普时期。 13-14世纪的卫藏地区,尼泊尔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藏。萨迦派的势力如日中天,萨 迦寺成为当时最为壮观恢弘的寺院。在如今的卫藏地区,我们有幸能够看到的早期寺院雕塑遗存,多为14世纪前后的作品。在佛教艺术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之后,终于形成了既有尼泊尔特点,又有西藏本土特征的雕塑风格。 此尊释迦牟尼佛像为红铜铸造,鎏金,金色深厚,与尼泊尔造像单薄而明亮的鎏金效果不同。释迦牟尼像脸部较圆,白毫嵌松石,额头宽大,眼睛细长,鼻子与嘴小巧饱满,眼睛与眉毛距离较宽,下颌较短,精致的五官刻画出温和沉静的面容。下颏正中部分有明显的隆起,耳垂明显拉长下垂,颈部有三道吉祥纹,均是佛的特征之一。佛陀的发髻为高螺发,密集排列,涂蓝,多以青金石混合动物胶涂抹而成,以符合佛经所描述的佛为“绀青螺发相”的特征。此尊造像的尼泊尔特点在面部表现最为突出:比如轻挑的眉毛、额宽下颏窄,豆荚状的眼睛,表情柔和,神态自然优雅,像一位青年贵族的形象。但是其白毫用绿松石,下颏正中的突出部分较为突兀则显示出西藏的审美特点。佛陀身着袒右肩袈裟,左肩上搭覆衣角,密而有节律的褶皱是衣饰上最具装饰性的部分。袈裟边缘以双重细连珠纹和线刻花纹装饰,完全不影响整体的简洁之风。佛像肩部浑圆,躯体饱满,左手手心向上置于腹前,右手施触地印。手与脚的刻画自然写实,手掌与脚掌肥厚柔软,手指尖微微翘起,饱满灵动。从造像整体来看,多以曲线塑造出人物脸部和躯体的转折部分,充溢着流畅的美感。比例上显得略大的头部,袈裟衣纹的疏密安排,显示出 13 至 14 世纪受尼泊尔影响的西藏造像特征。 佛陀以全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佛时,以右手触地降伏魔王的手印被称为「触地印」或「降魔印」。这个成道时的形象,或称佛陀菩提伽耶成道像,则是佛教图像学最为重要的造像之一。佛陀此像既是信徒证悟佛教义理的形象瞬间,又是众生顶礼佛陀八相成道传记的浓缩版。藏区在十二世纪前后开始流行释迦牟尼成道像,十三世纪以后,尼泊尔纽瓦尔风格渗入,此类造像的风格有了较大变化:佛像螺髻由后稍前,前额宽大,胸臂健硕有力,腰肢比十二世纪稍短但比例变化更为流畅自然。这种样式随着萨迦派的教法和政治势力的扩张传播到藏区内外,演变至十四世纪,造像各处得到柔化,佛陀后笈多样式的贴体袈裟搭于左肩如同鱼尾,装饰意味更加浓郁。此尊释迦牟尼成道像即为这种风格的代表,为这一类型中体量大且工艺精湛之典范。 总之,此是一尊具有浓重的尼泊尔-西藏风格的铜造像,品相完整,铸造水平相当成熟,做工精致,是西藏13-14世纪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属于顶级的佛教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