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传入西藏之时,西藏基本处于佛教文化圈的包围之中,与其接壤的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以及汉地等地区的佛教文化,至少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与佛教文化相伴相生的佛教艺术,在这些地区也都发展出个性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与宗教发展的需要,西藏的佛教艺术必然从各种外来风格中不断选择和尝试,也曾经受到来自印度帕拉时期佛教艺术的巨大影响。在藏传佛教艺术早期,各种不同的风格和造像形式出现纷繁复杂的特征。 这件菩萨像显示了多种风格相混合的样貌,是典型的西藏风格未成熟之前的造像特征。菩萨双眉为突出的小棱,高挑细长,双目如弓,双目睇视,鼻梁高挺,略显弧度,双唇微抿,额头圆弧,双颊饱满,下颏略尖,像一名英俊的青年男子像,神态沉静悲悯,坚硬的线条和锐利的棱角与帕拉艺术类似。头顶发髻高耸,耳垂上佩戴大的花朵形耳饰,几绺头发搭在肩部。菩萨的项链还依稀保留着帕拉时期的特色,由粗大的花鬘构成主干,等间距垂下小的花苞状饰物,这种样式常见于帕拉时期菩萨佩戴的颈饰。从残存冠叶状况来看,原来应为三叶冠,每片冠叶之间以兽面衔珠的纹饰相连,臂钏同样饰以兽面衔珠。这种华美的宝冠及臂钏在西藏现存的12至13世纪造像中偶能见到,如现存于色拉寺弥勒殿(强巴拉康)的一尊莲花手菩萨,其头冠与臂钏的装饰手法与此尊十分类似。 12世纪前后的此类造像,以前多被认为制作于藏西,随着西藏自治区的对外开放,更多研究者有机会深入西藏考察,并提出新的观点。瑞士学者米歇尔·汉斯(Michael Henss)通过对卫藏地区的考察,发现这些曾被归入藏西的样式,大量出现在西藏腹地的寺院当中,有些体量相当大,不便挪移。因此,米歇尔·汉斯认为应该将这些原来认为是藏西的金铜造像,归入卫藏地区。首先,迄今为止,藏西现存11-12世纪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均表现出强烈的克什米尔风格,而这些原本被归入藏西的造像,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克什米尔特征。再者,远在古格东部的卫藏腹地,并不是佛教的荒芜之地,10世纪末,鲁梅(Klu mes)、洛顿(Lo ston)等人在青海宗喀一带学法,返回卫藏之后建立了寺院与僧团。赴藏西弘法的阿底峡,1045年准备从藏西返回印度,遇尼泊尔境内战乱,恰逢仲敦巴迎请,阿底峡随即到了卫藏,在桑耶、拉萨、聂塘等地弘法九年,1054年圆寂于聂塘。11-12世纪,各教派在卫藏纷纷开宗建寺,由阿底峡的大弟子仲敦巴建立了热振寺及噶当派,由昆氏家族发展出萨迦派,由玛尔巴和米拉日巴而来的噶举派等等,在西藏都开始崭露头角。尽管这一时期没有形成大的教派和统一的组织,但不可否认佛教已经在卫藏形成了一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制作大量金铜造像。因此这些现存卫藏地区的造像,很可能制作于本地或不远的地方。 目前留存于世的12世纪西藏站姿佛像极为罕见,而且此尊菩萨像仅上身残存高度达到了惊人的70厘米,完整造像应与成年人的身材比例接近,我们在国内外博物馆和历年拍卖中寻找类似风格的佛像时,发现能与这件作品尺寸相若的几乎没有。 藏传佛教造像当中,早期的造像存世不多,加之历史上的数次破坏,完整品较少。早期佛教造像展现了佛教传入西藏初期人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在风格上体现出早期佛教艺术的发展进程,因此无论其艺术价值还是学术价值都无可取代。此像比例协调,体量较大,工艺精湛,风格透露出早期造像特有的朴拙与力量感,在目前流散的早期佛教艺术中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