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雕喜金刚像 收藏


拍卖号:6103

尺寸 :H15cm

估价 :RMB:1300000-2300000

成交价:RMB:

来源 :

拍卖描述

撰文:密教美术研究学者 张雅静博士 在印藏佛教造像中,有一类石质小型造像,雕凿精细,便于携带,见于国内外许多寺院和收藏机构。这类小像题材广泛,有本尊像、上师像、佛菩萨像,以及护法像和佛塔等等,采用的石质并不完全相同,常见黑灰、米黄、黄绿等色泽。从现存此类小型石像的风格来看,这些石像出自东北印度、缅甸、尼泊尔和西藏等地的工匠之手,且工艺水平不一。有学者关注并研究过此类小型造像,认为这些小像最早很可能制作于印度,尤其是诸如菩提迦耶、那烂陀等佛教圣地,被当时远赴印度的朝圣者带回各地。在印度的佛教衰败之后,缅甸的蒲甘地区依然在延续此类小型石像的制作。而在藏地,从13世纪开始,尼泊尔的工匠积极参与到制作小石像的过程中,他们的作品很明显融合了尼泊尔风格和藏传佛教图像,同时西藏也不乏对此类作品的仿制和创作。施罗德在他的著作《西藏的佛教雕塑•第二卷•西藏与汉地》(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 Volume two Tibet & China)当中,公布过一批藏于西藏的小型石像,可能来自印度僧侣或是从印度朝圣归来的藏人带回的圣物,其中也有西藏工匠仿制的作品。 这件黑石喜金刚,即属于此类小型石像中的一尊。作品使用灰黑色的石头雕凿而成,一侧边缘可见少许暗黄绿色斑纹。石质莹润细腻,打磨精细光滑,包浆厚重润泽。喜金刚是无上瑜伽部的一位重要本尊,其名称由梵文hevajra翻译而来。hevajra可以理解为he与vajra的组合,he是呼唤时发出的声音,也被解释为欢喜之音,因此喜金刚也被称为呼金刚。喜金刚教法由卓弥译师传到西藏,尤其为萨加派所重视,喜金刚的根本经典在萨迦派甚至被推崇为不二之密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另外,噶举派高僧玛尔巴曾师从那洛巴修习喜金刚教法,因此喜金刚在噶举派一系也广受尊崇。从图像来说,喜金刚为双身像,有1面2臂、1面4臂、3面6臂、8面16臂等多种身形,而明妃均为1面2臂。在喜金刚的不同身相中,以8面16臂像最为常见。这件黑石雕成的喜金刚,正是8面16臂。 多面多臂的尊像在雕塑上难度较高,结合这件造像以及成就法中对喜金刚的描述,我们能够解读其图像特征。喜金刚主面左右各有一面,上方一面,其余四面水平排列于喜金刚头后,每面均戴骷髅冠,杏核状的三眼圆睁,皱起的眉毛呈波浪状,既写实又富有装饰性。喜金刚的每面都张口露獠牙,嘴两侧刻划出两撇外侈且微微上扬的胡须,呈现一种集忿怒、惊愕等表情于一体的奇异神态。成就法中称喜金刚的面容综合了九种神情,即恋情、激愤、勇武、憎恶、滑稽、悲怆、奇异、惊愕、寂静,显然并不是能用语言简单表述的世俗神态。喜金刚的16只手臂各持噶布拉碗,碗中盛有各种动物和神祇。结合成就法对喜金刚的描述,可知其具体持物。喜金刚拥抱明妃的两臂为主臂,主臂右手噶布拉碗中为大象,左手噶布拉碗中为地神,此二手抱拥佛母。其余各手臂伸展排列于两侧。从下到上依次计数,右侧第二噶布拉碗中为马,第三为驴,第四为黄牛,第五为骆驼,第六为人,第七为狮子,第八为猫。左手第二噶布拉碗中为水神,第三为火神,第四为风神,第五为月神,第六为日神,第七为阎魔,第八为财神。喜金刚的手臂粗壮圆润,呈扇形展开,于身体两侧形似展开的蝶翼。喜金刚有四足,前侧两腿为展右立姿,即右腿伸展,左腿弓立的姿势。后侧两腿呈舞姿站立,即两腿屈膝,右足支撑地面,左脚脚趾正对右侧小腿。8面16臂喜金刚的明妃是1面2臂3眼的无我母,右手高举钺刀,左手持噶布拉碗抱主尊脖颈,左腿展开伸直,与主尊右腿姿势重合,右腿勾绕主尊腰间。喜金刚与明妃脚踏四魔,分别是象征阴魔的梵天,象征烦恼魔的毗湿奴,象征死魔的湿婆,以及象征天魔的帝释天,四魔面朝上躺在台座上,承托喜金刚与明妃之足。喜金刚佩戴人头穿成的项圈,垂至腿前,二者均佩戴圆形大耳铛,身着臂钏、手钏、颈饰、腰饰等各种华丽装饰,立于长方形台座上,台座以仰覆莲构成,双层椭圆形莲瓣排列紧密。 这件作品体量虽小,却不失严谨精细。尊像比例合度,动态自然,喜金刚展右的姿态,使得本尊的头部与身体都微微向人物右方倾斜,众多手臂整齐排列,随主尊动势左高右低,刻画了复杂结构的同时又不失平衡感和动感。主尊和明妃的头发以细线丝丝刻画,毫无省略。人物身上的装饰和璎珞多使用细密的连珠纹,排列整齐,刻画精细,构思巧妙。例如明妃腰部披挂华丽的璎珞,在腰带之下以珠串连结成菱形和半圆形,后侧中央垂下三串长长的珠串,下端坠以铃铛,随明妃的动态摆向身体左侧。喜金刚身后可见同样构造的腰饰,两侧及身后正中均有三串垂下的璎珞珠,下方坠小铃铛,正中的珠串竖直垂下,两侧的珠串左右开张,在装饰本尊的同时,巧妙增加了石像的动感。尊像光背呈尖顶圆拱形,以细线刻画了熊熊燃烧的火焰纹,表示二者立于炽燃的智慧之火中央,火线纹线刻虽繁,但平面式的处理并不喧宾夺主。 喜金刚多面多臂的结构虽然复杂,但工匠在构思和比例上显然得心应手,处理自如得当。这件小像使用一块黑灰色石头雕凿而成,构造复杂的尊神、光背、莲座同为一体,但视觉上似乎是由不同的部分精心制作之后组合而成,光背中心凿空,使得本尊中央呈现透雕的三维立体手法,喜金刚背后的造型与装饰,同样丝丝入扣,生动细腻,从整体到细节都细致入微,严谨合度。 参考图1 参考图2 施罗德的著作《西藏的佛教雕塑•第二卷•西藏与汉地》当中,公布过一批藏于西藏的小型石像,其中有数尊作品与这尊喜金刚类似之处颇多。现藏于布达拉宫的一尊大黑天(书中图版208A),高11.4厘米,同样是黑灰色的石材雕成(参考图1),表面打磨精细,四臂大黑天位于正中,两边各有一位眷属,光背上以阴线绘制火焰纹样,中心镂空,使得主尊后背呈现于造像背面,成为接近圆雕的形式。长方形台座上的覆莲具有双层椭圆形莲瓣,人物饱满圆润。与这件喜金刚在制作水平上更为类似的是一件藏于萨迦寺的大威德像(书中图版210C),像高20厘米,与喜金刚同为尊神结构复杂的多面多臂黑石造像(参考图2),攒尖的拱形光背正中镂空,光背上的火焰纹以细线和薄肉雕来表现,长方形台座上有仰覆莲,莲瓣同为双层椭圆形。大威德身上的装饰多以细密的连珠纹组成,腰带下垂挂U型珠串,从风格到装饰细节都与这尊喜金刚有诸多相似之处。施罗德认为这两尊像虽然藏于西藏,但风格上更接近同时期尼泊尔的造像,因此应出尼泊尔工匠之作。尤其是在13到14世纪,许多小石像可能是尼泊尔工匠制作的,特别是喜金刚、大黑天等受到萨迦派尊崇的造像,在这个时期人气尤为高涨。施罗德书中的上述两件作品,与这尊喜金刚小像相比,不仅大小相仿,造型也如出一辙,都具有尖顶圆拱形光背,其上刻画平面化效果的火焰纹,光背中央镂空,尊像的台座呈长方形,覆盖双重椭圆形莲瓣,比例上头稍大,人物肢体饱满浑圆,造型舒展流畅,有种孩童般的纯真与柔韧,正是13-14世纪尼泊尔造像的比例与风格。这些相似的艺术特征和处理手法,显示这尊黑石喜金刚像很可能同样出自尼泊尔工匠之手。 参考图3 除了寺院与收藏机构,这类小石像也偶见于私人收藏。王世襄先生的旧藏中有件黑石喜金刚小像(参考图3),与这件喜金刚相似度极高。这两尊喜金刚同为8面16臂像,人物的体态、动势、光背形制、莲座,甚至尊神身上的璎珞,都如出一辙。但仔细比较,明妃身后甩向左腿的璎珞不见于王先生旧藏,二者在火焰纹的刻画方面也不尽相同。王世襄先生在自己的文集中提到这尊小像,称“金刚像多铜铸,石刻者极罕见。此尊雕琢细入微芒,神工鬼斧,更为绝无仅有。非出于信仰虔诚,不可能有此累月穷年,耗尽目力精神之制。”可见此类做工精良的小像,即使在遍阅各类古董的大收藏家眼中,依然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绝妙之作。 总而言之,这件黑石喜金刚造型圆润饱满,人物舒展,比例合度,线条充满弹性与张力。风格与装饰等特点与同时期尼泊尔造像接近,很可能出自尼泊尔匠人之手。细腻绵密的石料,与工匠高超的雕凿技术相得益彰,加之全方位的精湛打磨,造就了一件严谨生动、圆润可爱的精美佛教工艺品。岁月的流逝,为这件小像增添了一层厚重的包浆,使得造像愈发润泽,散发出柔润的光芒与稳重古朴的色泽。此像实为小型佛造像之中的精品,值得供奉与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