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第七世纪传入西藏后,得到蓬勃的发展,史称“前弘期”。可惜的是这一时期的唐卡只存在于传说之中。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十多幅具有吐蕃艺术风格的帛画,很有唐卡绘画的特点。末代赞普朗达玛从841年开始的“灭佛”举动,到公元910年佛教“后弘期”兴起间的近70年,称为西藏佛教史上的“黑暗期”,佛教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从10世纪末11世纪初开始,佛教通过“二路弘法”逐渐复兴。因此,现存世的唐卡最早的是从第11世纪和第12世纪开始,所谓的“第二次传播的时期”,事实上很少有11世纪或12世纪的绘画能够留存至今。据有关资料显示,西藏11世纪至12世纪存世的唐卡极少,且大多数分布在国外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藏西克什米尔画风随佛教中心东移,与印度、尼泊尔多种艺术风格并存、融合,互为影响。画面构图简练,色调单纯而协调,以暖色为主调,古朴庄重,形成了早期唐卡的特点。 此幅早期唐卡,内容非常特别,不是传说与神话中的佛菩萨,是一位实实在在、通过苦修成就的西藏妇女,这的确是神一般的存在于西藏佛教史之中寥寥无几的伟大的女性修行祖师。她屡屡被称颂的功绩之一,就是超越了她的师父—创立“觉域派”的印度大成就者“帕当巴桑吉”的功绩,她对“觉域”理论进行实践发展,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姆觉女传系的创始人,又被其他教派吸收发展,使该派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在西藏传承至今。该派传承者都是女性。“觉”的形式非常独特,以一种十分悠扬抒情的吟唱形式,传达断离世俗疾病与烦恼之理。女传系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情感,轻柔的吟唱,深得信徒喜爱与追随,甚至跨越藏区,在印度、尼泊尔等地发扬光大。 女性是否能够同男性一样通过修行证得佛果,这个问题在大乘佛教中有明确的法理和定论。公元前588年即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时,就认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据《正信》“一切众生,各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得正果,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皆现……”;《法华经》中也有“龙女八岁成佛”的典故。可以明确判定女性同样可以得到证悟。当佛陀教导出家僧侣时,他可能会说不要靠近女孩子,但这和歧视女性无关,因为在其他教授里,例如密续,女性被认为是智慧的精华。藏传佛教以其深奥的宗教意义,丰富多样的法门而着称。以密法为例,非常强调“无分别心”的修持,此法门主张消除心绪中的“二元对立”如美与丑、净与污等概念。由此,对待代表智慧与方便的阴阳两种能量亦不可有高低分别之心。 觉,藏文字面意为“断”,修持此教派,能断离世俗生活之苦痛。玛吉拉准空行母是“般若大佛母”的化身,她到藏地弘法度生的事,在《文殊本续》及《般若清浊差别品》中都有着清楚的授记。她一生致力于弘扬觉域《能断教授》,培养了众多弘法人才,九十九岁那年圆寂。此派主张依般若断除无明我执,依密宗本尊现证三身,此《能断教授》依玛吉拉准空行母的《施身法》及《黑色愤怒母》为主要教授,修习此法强调在尸陀林也就是在坟地或僻野有泉水的地方苦修,可说是继噶举派“米拉日巴”尊者之后的又一大苦行派传承。如果说藏传佛教依苦行而成就的瑜伽士数“米拉日巴”尊者,那么依苦行获成就的瑜伽母就数玛吉拉准瑜伽母了。 玛吉拉尊位于画面中央,身呈白色,一面二臂三目,头戴五骷髅冠,右手举达玛汝法鼓,左手摇铃于腰间,裸身,颈挂璎珞,钏镯具足,蜷右足而舞立于莲台之上,身后为圆形身光。四周布红、黄、白、绿四色身空行母,均身披帛带,腰系虎皮裙,呈舞立姿,右手举持钺刀、左手持金刚铃。整幅唐卡用色极具特点,画面以红色和蓝色色调为主,玛吉拉准祖师裸身舞姿立于彩虹组成的红色明点之中,浮现在深蓝色的背景之上,温暖明亮。画师用不同冷暖、纯度、明度巧妙组合搭配,精心组织不同面积的色彩进行布局,从而创作出丰富独特的色彩关系。画面采用一组或多组对比色,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橘色与蓝色为色相环上主要三组对比色,通过明暗、鲜灰的调节,画面整体气氛和谐统一。这种表现玛吉拉准祖师的形式在拍卖场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在构图中使用了圆形、梯形等相似或相同的几何母型,合理运用艺术语言及技法,产生了稳定、浑厚、充满自信的韵律美感。简洁的线条和稳重的色彩,保留着西藏早期流行的绘画特征。画面色彩明净,绘制精丽,完美展现了祖师的身相,且保存状态完好,品相一流,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早期唐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