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树瘤笔海形体硕大敦实,足以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笔海稍加修饰打磨,即呈现出天然古朴的质感,凸起的树瘤大小不均,高低错落,自然分布于笔海周身。树瘤周围饰以水波纹,整体观之宛若星河,神秘莫测。笔海老化自然,包浆莹润,呈古雅的褐黄色调。笔海刻有隶书及行书铭文三处,落款“杨清弟”“李芬”“生甫”“君绶氏”。 李芬(1833—?)字扬清,号春荣、达生,室名梦华轩、安遇书屋,祁县贾令村人。同治间出任山西浮山县儒学教谕,光绪初补祁县儒学教谕,光绪八年(1882)辅修《祁县志》并撰序。著有诗集《梦华轩诗草》。 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号惺庵,剑川金华忠义巷人,白族,钟岳出生贫寒,刻苦自励。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癸卯科乡试,中第一名,称解元,1904年,至日本弘文学院留学,肄业师范。1905年复进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习法政。曾汇编《师范丛编》10卷,辑译松村介石《中国教育制度变迁通论》1卷。云南同学创设“云南杂志社”,钟岳任总编:撰有《论云南对于中国之地位》及《滇越铁路赎回之时机及其办法》等论文。与范熙壬、张耀曾、席聘臣等合组《新译界》杂志社,从事译述。博采中外图籍,写就《法占安南始末记》一书。 张君绶(1905-1922),名玉墨,君绶是张大千的十弟,其秉性聪颖,驾诸兄之上。十岁随大千拜曾农髯为师,研习篆隶,并以篆隶笔法作画,古朴直通秦汉。曾氏在《季爰书画例言》中说:季爰尚有弱弟曰君绶,年未冠,书画皆过其兄。曾氏还对弟子君绶视之如子,青眼有加。在君绶从曾农髯学习期间,曾氏在楼上写字,门下非经他允许,不得随侍旁观。只有君绶是个例外,登堂入室,毫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