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坐立,外披袈裟,手握九股金刚杵,神态安详。袈裟衣饰,间有图案,雕刻精美。罗汉雕琢,以寿山石白芙蓉为材;座为寿山石原配,施有密布纹饰,其线条细密流畅,显出雕刻技艺之高超。 寿山石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质地莹润,色彩斑斓,柔而易攻,为制钮名石,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品类达百余种之多。寿山石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据载,寿山石的大量开采始于宋,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往汴梁,成为达官贵人几案欣赏之物,寿山石的收藏自此而始。元末始以寿山石制印,并延续至今。明、清时期,寿山石的雕刻及收藏愈加盛行,收藏蔚然成风。 康熙学人高兆、毛奇龄在《观石录》、《后观石录》中分记数十种寿山石的珍品妙石。高兆形容寿山佳石温嫩可亲,颇有灵气:贵则荆山之璞、蓝田之种;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石质晶莹如羊脂,略渗淡红色,质地柔和细腻,称白芙蓉,适宜于雕刻。 本件作品,浆色厚重,质地润泽莹透,极具脂玉感。罗汉刻画,从容安详,坐姿优游,细节处理细腻得当。头部呈鹅蛋型,面相丰满,额头高圆,神目安详,嘴角略有胡子,整体神态自若。细部处理精美绝伦,衣褶、衣摆及领口,皆以剔地阳刻浮雕纹饰,正面及背部均饰纹样,加之原配的寿山石底座刻画,可谓极工尽致,不遗余力。 罗汉,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这件寿山石雕罗汉坐像,展现出一种超然的艺术性,在雕琢的处理上已臻于化境,非大师巨匠不能为之。 作品为尚均所制。周尚均,名彬,福建漳州人,因制石能传杨玉璇之妙,素有“周彬钮”之美誉。据文献记载,周彬曾于乾隆年间供职清宫造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