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山塑造为群峰之状,主峰高耸迭嶂,从峰横列连绵,或陡峭,或平缓,平底,以图其稳。群峰主次分明,层峦叠嶂,峰脚处雕琢童子牡牛,宛如一幅自然和谐的写生画卷,生机盎然。整器布局紧凑有致,轮廓疏朗而细节丰实,虽无多余雕饰,但风格明快而自然,颇为精致。 笔山,为古代文房用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以南朝吴均《笔格赋》算起,其已有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后经唐宋元三朝的发展,笔山的形制逐渐统一为峰峦形制,材质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文震亨《长物志》载“古铜有鏒金双螭挽格,有十二峰为格,有单螭起伏为格;窑器有白定三山、五山及卧花哇者,俱藏以供玩,不必置几砚间。”可见明代笔格不仅品类繁多,而且已不仅仅作为文房实用器,而更多承担了把玩欣赏,愉悦身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