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端方旧藏 ②山中商会递藏 ③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递藏 ④展览出版:《古代支那美术展观》大正十二年五月(1923),大阪美术俱乐部,山中商会主办,第四十六号。 箱款:汉璜 此乃古时佩玉之一种 得于西安 陶斋 书签:床二四六号之十五 玉器 廿三点之内 此器色青白,沁色苍古,形为半圆形,如同月半轮;直边一侧左右各有一孔,以作挂饰。外配红木嵌樱木盒,盒盖上隶书刻「汉璜 此乃古时佩玉之一种 得于西安 陶斋」,盒底有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馆藏老签,上写「床二四六号之十五 玉器 廿三点之内」字样。表明此器为晚清名臣兼收藏大家端方旧藏,且得至于西安,民国时期端方大部分藏品售于山中商会,后为有邻馆递藏。 《周礼》里有提及「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 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此处之玄璜即为玉璜。新石器时期玉璜便已出现,早期之玉璜多为半圆形。玉璜用途颇多,其中用于「祈雨」之用途,屡见于古代文献记录。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由于「祈雨」之用处,故其后纹饰逐渐多以龙纹较为多见,其用途也逐渐由礼器转变为佩饰。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玉璜多为半圆形,或光素,或浅浮雕兽面纹,其后逐渐发展为半环状。本拍品整体打磨精细,打灯全透玉种,保存状态完好,沁色古朴自然,为少见之上古玉璜雅器,可宝可藏。 本件玉璜由晚清名臣及知名藏家托忒克•端方旧藏,后被日本知名古董商山中商会购得,并收录于大正十二年五月举办的古代支那美术展之图录《古代支那美术展观》一书中 ,会后由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递藏,盒盖上贴有有邻馆专用库签为证。 托忒克•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清末大臣,金石学家。1882年壬午科举人,捐员外郎,迁郎中,历官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1900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到西安避庚子之乱时,他拱卫周围,鞍前马后,奔忙不叠,遂深得宠信,出入左右,不久就升为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江苏巡抚,继而又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成为权倾朝野的一员封疆大更。端方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代任两江总督期间,在南京鼓楼创办了暨南学堂。 端方从政之余,醉心于古玩收藏,是晚清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个人亦喜藏书,且收藏颇富,精品亦多,藏书处日“宝华庵”“陶斋” , 藏书印有“乐道主人真赏”“端方藏记”等。同伯希和等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出洋考察期间,他还收集了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第一人。端方收藏古物范围广,品级高,尤其在陕西做过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这期间可谓近水楼台,收藏了众多品级极高的商周青铜器、古玉器,其中最为著名时就是其被害之后由其后人卖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商周青铜礼器一套,被收录于其《陶斋吉金录》首卷。201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端方藏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兽面纹玉琮可谓是端方藏古玉之中的精品,通过其统一的精美红木袭外盒,亦可见其对于收藏的器物的珍爱有加。 宣统三年起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天川镇压保路运动,为起义新军所杀。端方去世后,其子弟因生活窘迫,陆续将其旧藏释出,其中很大一批由当时在华的日本古董商社山中商会购 得,并通过其主办的各类展会,拍卖会等形式陆续释出,被当时各大公私藏家争相购得。大正十二年五月举办的古代支那美术展,本件器物被展出,并被收录于其展览图录《古代支那美术展观》一书中,标号为46,此号码同见于器物及外盒之上。 本件玉璜,外以老红木制盒,盒上均贴有有邻馆藏物专用签纸,箱上书签:床二四六号之十五 玉器 廿三点之内,表明此器物后由有邻馆递藏。 藤井有邻馆是日本京都市左京区一家以收藏中国古代文物为主的私人博物馆,隶属于日本财团法人藤井齐成会。它的名字取自《论语》中的「德不孤,必有邻」。有邻馆由日本近江的富商藤井善助(1873-1943)创建于1926年10月。滕井善助早年留学于上海的日清贸易研究所(1901 年改组为东亚同文书院),回到日本后继承家业,并步入政坛,当选为众议员。从政期闻,在中国文化权威犬养毅的影响下,藤井善助开始收集中国文物。辛亥革命后,大量的清宫旧藏流往日本,藤井善助抓住机遇并在内藤湖南、长尾雨山等日本汉学家的帮助指导下,将许多稀世珍宝收入囊中,馆藏涵盖了从皇帝到平民的中国民族瑰宝,乃从殷周时期至清代约四千年间的古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文房、拓片,书画、佛像等等。1929年-1942年,有邻馆先后将其收藏的精品器物编辑成“玄、黄、宇、宙”等六册,取名《有邻大观》,为日本藏中国艺术品之经典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