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史籍《宋书》、《南史》和《梁书》的记载,5世纪中叶至6世纪上半叶,苏门答腊、爪哇和巴厘等地已广信佛法,崇仰三宝。8—9世纪,在中爪哇建立的夏莲特拉王朝诸王,都信奉大乘佛教与印度教混合的密教,建立了很多寺院,如世界驰名的婆罗浮屠大佛寺是这一时期建造的世界美术史奇观。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爪哇后,佛教和湿婆派的信仰逐渐衰落,以致绝迹。金刚杵在密教中象征摧灭烦恼之菩提心,为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能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与外道诸魔障碍。五股金刚杵代表宽容、道德、耐心、坚定和专注(译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个阳性本质,由产生于7世纪的以五方佛为核心的佛教神系发展而来。简•福蒂恩(Jan Fontein)在《印度尼西亚的雕塑》(Sculpture of Indonesia)一书中认为,在印度尼西亚“非常少的金刚杵现存于世……”这件爪哇杵有着明显的东南亚风格,且为开口的样式。此时期的中心股健劲有力,棱角分明,线条刚硬犀利,雄浑厚重,呈现四棱状,侧股自然延伸,由粗变细,且收尖的弧度很大,延伸出的幅度异常优美的呈现了波动状,似乎仍旧保留了兵器的一些特征,为典型的爪哇金刚杵。整把杵形制规整,久经沧桑的铜质莹润细腻,工艺古拙质朴,孕育出饱满的力度感。历经千余年而不朽,在法器收藏领域实为可遇不可求之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