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敞口,深腹,下腹内收,下承圈足。胎薄而坚细,口沿包银,通体施白釉,釉薄而流动性大,釉层厚处呈现出白中闪黄的象牙色泽,外壁光素无纹,碗心至内壁刻划折枝卷叶萱草纹一株。无论器形、釉色还是花纹、装饰工艺,均表现出典型的北宋定窑盛烧期产品特征。 定窑为宋金时期著名窑场,唐代开始学习邢窑工艺生产白瓷,经过晚唐、五代的长足发展,到北宋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白釉器胎白质坚,釉色白中泛黄,与前期白中闪青的色调有了明显差别。究其原因,可知北宋中期开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以及窑场周围植被破坏严重等原因,定窑转烧柴成煤,煤火力强而火焰短,不仅窑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除,而窑外的空气也容易进入,使窑内产生氧化作用,导致瓷器釉色微黄,这也成为定窑白瓷盛烧期的特色。此刻花碗纹饰工艺为宋金定窑的代表性技法,先用刻刀刻出纹饰的外轮廓线,再于轮廓线旁划一细线,而另一侧斜削减地,刻、划并用,形成一侧双线、一侧斜削的刻花特点,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件拍品形体小巧玲珑,釉色沉静内敛,划花纤细流畅、收放自如,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定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