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城,梵语称曼陀罗、曼荼罗,藏语称为“吉廓”,是藏传佛教用以象征宇宙结构的模型。坛城有绘画和法器等不同的形式,根据修法不同,内部主尊不同,人们以坛城表示不同的佛世界,以供观想。 这是一幅极为特殊少见的法界语自在文殊坛城唐卡。此幅曼荼罗以金色为背景,其基本架构为圆形,在其间有一正方形宫殿。在正方形范围内,即为宫城,表示该曼荼罗的各尊神所在的佛殿。四方有四殿门及城楼、城墙、帷幔等装饰。曼荼罗的四面均有T形入口,由内而外依次为饰有华丽帷幔的三瓣圆弧拱门、金碧辉煌的宫殿。曼荼罗区域的最外层是宝幢圈,向外分别是降魔的火焰轮、充满慈悲力量的金刚轮和纯净多彩的莲花轮。 坛城中央为法界语自在文殊菩萨像四面、八臂,主臂左手持铃于膝头,主臂右手当胸托法论,其余各臂手中各执金刚杵、宝剑、索、弓、箭等法器,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之上,方寸之间,画工精绝。 象征各尊神的圆圈则分门别类,纳入不同形式的佛殿之内。四方为四佛,在四佛周围各配有四菩萨。第一重四门的守护尊为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锁、金刚铃。第二重,东南西北四方分别各由十二女尊构成,四门分别为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及辩无碍解,四角配内四供养菩萨。第三重从东北开始依次为十六菩萨,之后为八供养,分别是华女、香女、灯女、涂香女、金刚色女、金刚声女、金刚味女、金刚触女。四维的东北方为降三世明王、东南方为如金刚如烈日明王、西南方为胜乐金刚、西北方为最胜马,接着为四忿怒阎摩德迦,无能胜、马头和军利荼。第四重,即最后一重是由印度婆罗门教的诸神构成,其尊格显得更为复杂。从东北方以帝释天为首的护方神开始依次守护于四方和四维。然后从东北开始依次为婆罗门教的至高神,接着为大黑天、罗刹自在、九星、力贤、八龙王、阿修罗、金翅鸟王、八夜叉、鬼子母、二十八星宿,之后是以梵天后为首的母神,接着为象鼻天、地母等。 此幅法界语自在曼荼罗是由两百余尊尊神构成的大规模曼荼罗。它是以文殊菩萨为主尊的呈同心圆结构,并有三重呈正方形的以同心圆为坐标点向外依次扩展的金刚围墙和最后一重以圆形的金刚环收界的形式构成。坛城最外围绘大朵缠枝莲花,设色艳而不俗,精美非凡。整幅唐卡构图严谨规整,绘制繁缛细致,更兼其宗教寓意吉祥,题材内容极为少见,具有极丰富的宗教内涵和极高的艺术成就。